可可犀里   客服热线:0791-86103111

旅游导航
首页  >  攻略  >  景德镇攻略  >  13道工序,还原一只青花杯的诞生
今日推荐

13道工序,还原一只青花杯的诞生

更新时间:2022-10-31 小编:可可犀里 0 106
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,再罩上一层透明釉,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。钴料烧成后呈蓝色,具有着色力强、发色鲜艳、烧成率高、呈色稳定的特点。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初见端倪,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窑。青花以其素雅幽静、深沉大方的艺术风格,逐渐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。 文中以13道工序,还原一只青花杯的诞生~~

每一个杯子从揉泥到烧造完成,经历十几道工序数十个技术关键点,每一个杯子都出自一系列艺人经年累计的技艺,每一个杯子都经历一笔一划的精心绘制,即使是相似的内容也每一只都具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。

今天,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青花瓷器的基本制作过程!

1、揉泥

首先是揉泥,这一步目的在于排空泥料中的气泡,除此泥料可得以紧致。若泥料中气泡含量过多,烧制后坯体容易变形,甚至破裂。

青花瓷器的制作揉泥3青花瓷器的制作揉泥2青花瓷器的制作揉泥


2、做坯

做坯是许多陶瓷工艺必不可少的一步,在这一环节,工艺师们要依据最终的器型作出大致相应的坯体。


做坯


​3、印坯

做好的粗坯,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阴干,就可以进入印坯工序。印坯是为了使手工成型的坯体在烧制后达到整齐划一。待坯体自然阴干后,再置于磨具上反复以手按拍,使得坯体周正。


印坯2


4、利坯

将印好的坯更加光滑、圆润。


印坯


5、上釉

瓷杯若是器内没有装饰,则需要先上里釉,而外釉则是后期二次浸釉。通常陶瓷施釉的方法有:喷、吹、浸、浇、荡等。



上里釉


6、画坯

上好内釉,可进入画坯工序。

画坯用的青花料事先需要长时间的研磨,配方,每个工艺师为了美丽的青花,都会花很长时间与反复的试验来研制釉料。


上釉


7、分水(又称混水)

这一步非常关键。需要将青花料调配出多种浓淡不同的料水,在坯胎上做画,由于青花的浓淡不同,就可以青花绘画出完整的、极具立体感的画面。


勾线2


分水


8、施外釉

绘制完成的瓷坯,需要进行第二次的施釉工序。此时,杯子的底足还未形成。浸釉法需要对工艺师的要求极高,需对坯体、釉料以及瓷器的预期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。


上釉2


上外釉2上外釉


9、挖底足

瓷坯外部施釉后,在釉面自然干燥后,就可以进入挖底足工序。在挖底足时要留出底足最外圈的坯,且必须保持外圈的基本一致,这需要很强的控制能力和功底。


挖底足1挖底足


10、写底款、施底釉

在坯底书写落款。


写底款、施底釉


11、装釉足

釉足,初始状态是在陶轮上手工制出的小圆泥饼。干燥后再次在陶轮上旋削出相应的造型,与每一个杯子一一对应。

带有釉足的支烧工艺,始见于官窑烧造宫廷瓷器,使用釉足支烧的瓷器器皿足部为满釉,即美观,又光滑而不至于划伤家具的表面,然而由于这种工艺的复杂程度和难度,现代陶瓷工业仅用这一工艺烧造贵重的高档瓷器。


装釉足


装釉足1


满窑


12、满窑、烧窑

将待烧的瓷坯合理的分布于窑体内,称之位满窑。满窑时需要依据窑体的结构大小以及所有待烧的坯体大小合理摆放,并留出合理的空间,否则会影响烧制时窑体内的气氛。


满窑3满窑、烧窑


13、开窑

待自然冷却,窑体内温度降至常温时,就可开窑了。


开窑


最后,还需对出窑的瓷器进行检验和底足的打磨。

青花瓷1111青花瓷111

  


上一篇:布尔津白哈巴村 下一篇:

发表评论

提交 验证码: